首页 全球简讯 详情

博鳌亚洲论坛探讨能源转型新路径

2025-04-05 10:04

应对气候变化、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近期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一系列与绿色转型密切相关的论坛成为各方关注热点。

年会期间发布的《博鳌亚洲论坛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5年度报告——应对气候变化:亚洲推进绿色发展》显示,通过绿色转型应对气候脆弱性、推动经济增长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亚洲正在开辟一条更具活力和可持续性的增长新路径。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评估,中国和印度很有可能通过现有政策实现其当前的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此外,东盟大多数经济体已制定全面的国家气候行动战略和行动计划。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表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绿色发展,是全球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助于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绿色发展已在越来越多的亚洲地区创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增长范式。“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努力不是靠哪一个国家就能完成,需要形成强大的国际合力,建立国际合作机制,让所有国家参与其中。”

“十四五”以来,中国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提出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2024年7月底,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达12.06亿千瓦,在兑现气候变化承诺和实现能源转型进程中稳步走在世界前列。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基恩表示:“中国在全球合作中制定可持续增长政策,是维护和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力量。”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指出,中国在新能源规模化开发、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成功实践。他呼吁亚洲国家加强国内电网建设和跨国电力互联互通,共同加快新能源发展。

“亚洲经济增长强劲,能源需求旺盛,过去十年用电量年均增速达5%,远超全球2.4%的平均水平。”辛保安进一步指出,当前亚洲能源发展仍面临电力供应、低碳发展、普惠发展三大挑战,充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构建亚洲能源互联网是实现亚洲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到2050年亚洲清洁能源装机将达到180亿千瓦,跨洲跨区输电规模达到2.5亿千瓦,人均用电量达到8100千瓦时。各国能源清洁化、电气化、互联互通、智能化水平都将大幅提升,实现能源充足、清洁、可持续供应。”

目前,亚洲各国政策法规、市场机制、技术标准等差异较大,能源转型合作机制有待完善,在清洁能源开发、跨国电网互联方面需要建立共同的规则和标准。辛保安建议,各国应加强治理体系合作,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对话机制,促进各国能源电力政策协同,实现规划对接、标准互认,为绿色电力的共建共享提供机制保障。加强项目开发合作,发挥各国技术、资金、管理优势,创新投融资和商业模式,共同推动区域内清洁能源和电网互联项目建设。加强市场建设合作,探讨在亚洲建立统一的电力交易与协调机构,发挥市场作用,促进清洁能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钱朝阳说,亚洲区域绿色能源组合互补潜力巨大。“从国际合作视角来看,如果未来要形成亚洲区域共同的绿电系统,还需要大家共建新型能源生态,用技术标准构建安全生态格局,用价格规则构建利益生态格局,用治理机制构建共赢生态格局。”

“跨境输电对削峰填谷的作用是显著的。”钱朝阳以中国南方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用电差异为例,倡议亚洲各国强化国际间能源电力在战略机制规则的对接,加大电网互联互通建设的力度;加强国际能源生态共建,同时在能源领域技术标准、市场机制、治理机制的国际化共建和人才、人文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

本简讯来自全球互联网及战略合作伙伴信息的编译与转载,仅为读者提供交流,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站将予以修改或删除。邮箱:news@wedoan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