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太阳能制造商东方日升宣布,其利用异质结技术(HJT)研发的硅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0.99%,并通过中国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认证。这一成果标志着该公司在高效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东方日升全球光伏研究院的杨伯川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量产性、高排放、超低碳排放的原则,推动HJT+技术的创新发展。”尽管未透露电池的具体尺寸,但此类高效率通常来自实验室规模的测试电池,而非可直接用于商业模块的产品。此前,一家欧洲财团曾宣布其9平方厘米电池的转换效率为30.8%,显示出该领域的激烈竞争。
硅钙钛矿串联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太阳能光伏技术的重要方向,因其具备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更低的碳排放潜力。这类电池通常采用硅技术底层覆盖钙钛矿薄膜的结构,能够吸收更宽范围的光谱。HJT技术在串联光伏领域具有显著优势,Oxford PV等企业已将其应用于商业化产品中。
东方日升在公告中指出:“异质结电池的结构非常适合用作叠层电池的底部电池,而其他类型的晶硅电池由于缺乏ITO膜,在开发叠层技术时需要重新设计结构,增加了成本和复杂性。”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研究也表明,硅钙钛矿串联技术是超越当前光伏产品的关键。
然而,部分专家对钙钛矿技术的商业化前景持保留态度。ISC Konstanz创始人Radovan Kopecek认为,尽管钙钛矿产品具有潜力,但高效且低成本的硅产品仍将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