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达美航空CEO埃德・巴斯蒂安在的季度财报会议上强调,尽管美国贸易政策导致行业前景不明,但公司在“飞机交付关税”的问题态度很明确——2025年,达美航空接收的所有空客飞机均不承担额外关税。
巴斯蒂安还特别指出,若对单架飞机征收20%的关税,将直接导致项目的财务模型失效。此外,达美航空也已与空客达成共识,“任何含关税的交付订单都将被推迟”。
2025年,达美航空计划订购的43架新飞机全部来自空客,包括10架A220-300、21架A321neo、7架A330-900neo和5架A350。
面对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达美航空采取“严控增量、加速淘汰”的机队策略。该航司首席财务官丹・扬基透露,航司今年新增飞机将控制在10架以内,基于1300架的庞大机队,净增长率不足1%,为近十年最低水平。
与此同时,航司全年至少退役30架老旧飞机,主要包括波音757、767和空客A319、A320等机型。目前,达美航空现役机队包括108架757、59架767,以及50架A319和51架A320,部分机型已进入退役周期,此次调整将加速机队年轻化进程。
此外,达美航空在投资者大会上承认,受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复影响,机票预定量“令人失望”,商务与休闲旅行需求均低于预期,迫使航司取消了原定的运力扩张计划。
巴斯蒂安坦言,增长已“陷入停滞”,原计划2025年下半年3%-4%的运力提升目标,现调整为与去年同期持平。
也正由于此类原因,达美航空在3月初曾下调一季度盈利预期。但实际财报数据显示,尽管面临外部环境挑战,该航司今年一季度仍交出稳健答卷,营收同比增长2%至140亿美元,净利润达2.9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
同时,达美航空在财报中首次披露了“关税影响压力测试”。如果2025年全面实施20%的进口关税,航司全年成本将增加约3亿美元,相当于减少了10%的净利润。这一数据将成为该航司强硬拒税的关键依据,也为行业应对贸易摩擦提供了量化参考。
达美航空的一系列动作,折射出美国航空业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集体警惕。此前,波音与空客的补贴争端已持续17年,2019年美国曾对欧盟飞机征收25%关税,最终因疫情暂停。
当前,随着全球航空需求复苏,贸易摩擦再度升级,达美航空此次的“拒税”立场,实质是对美国政府的政策倒逼——既维护了企业利益,也试图通过行业龙头的示范效应,推动政策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