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信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其主要负责人工智能评估测试、应用开发管理、人工智能风险等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战略与宏观研究项目主任刘典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该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化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行业标准化的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据中国工信部消息,12月27日,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京召开成立大会。这是工信部成立的第一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工智能评估测试、运营运维、数据集、基础硬件、软件平台、大模型、应用成熟度、应用开发管理、人工智能风险等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今年7月1日,工信部曾公示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筹建方案,工作计划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聚焦行业共性需求,加快重点标准研制;二是开展标准贯标推广,促进标准落地应用;三是加快国际标准布局,推动产业国际合作。
刘典表示,随着中国工信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标准化进程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该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化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这对于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专家提醒称,标准化进程可能面临诸多挑战。
刘典说:“包括标准更新速度与技术发展速度不匹配、标准覆盖范围不够广泛、现行标准间协调配合度不高、企业标准化意识淡薄以及与国际交流合作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行业内外的共同努力和智慧来解决,以确保标准化工作能够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从2019年开始快速增长,2023年规模达到5784亿元。
据预测,2024-2029年期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大关,提前实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203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0000亿元的规模目标。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面临着失控风险、伦理问题、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等。